17羊爸爸中医育儿群小儿病辨证课程记录 阳明病、还是阴阳寒热
羊爸爸社区,中医育儿小百科,帮助你寻找答案,分享知识。在这里您可以根据自身需求深入
学习 中医育儿知识,分享自身知识和经历。
先做案例练习。
7.29
请问母乳性腹泻怎么办,孩子7个月了。
0、小孩的主要症状?主要要解决的问题是?
小孩子拉肚子,一天估计5-8次
1、这几天大便情况?有没异常?颜色?很臭不?是一直很臭还是这几天?
拉的绿色的水样,偶尔蛋花样,酸臭味,一直都酸酸的味道,不是很臭
2、感觉小孩有没怕冷或怕热的表现?比如睡眠盖被子是喜欢还是不要盖?
不喜欢盖被子,老是一脚掀开
3、小便情况?颜色?
小便黄,量微微减少
4、食欲?
食欲没有多大变化
5、睡眠情况?
睡觉翻来翻去
6、出汗情况?
爱出汗。特别是脑后勺和背
7、喝水情况?
喜欢喝水
8、手心比平时烫不?还有没哪里温度异常?
手心一直很烫,从很小的时候就很烫
10、还有没其它症状?比如口臭、鼻涕、鼻塞、咳嗽?
嘴巴有一点味道
那些是正常的就不用讨论了:
2、不喜欢盖被子,老是一脚掀开
4、食欲没有多大变化
5、睡觉翻来翻去
无表证,这些都是里证:
1、拉绿色水样
3、小便黄,量微微减少
6、爱出汗。特别是脑后勺和背
7、喜欢喝水
8、手心一直很烫,从很小的时候就很烫
10、嘴巴有一点味道
这个案例的结论是积食,阳明里实热证,绿色水便可以认为有太阴也行,就是阳明加太阴,其它都是热的证据。给的建议是保和颗粒,大人用量三分之一。保和颗是有热才能用,就是要求有阳明,如果有寒的证据就是有太阴那也对。
8.3反馈:保和颗粒吃了二天,现在一天拉两次、三次的样子,是糊样,只是偏深绿色,不黄。
然后建议她不用吃药了。
其实每个案例一直在重复的都是表里寒热,把表里寒热搞清楚,辨证准确了,不管是用药还是用小儿推拿等,都会有效的,用药大方向对了,就只有快慢的问题,而不会搞反了后变得更严重,或者一直不好:总是咳嗽、拉肚子、鼻涕等不断反复。
表里相对来说比较好判断,阴阳寒热的判断则需要靠许多案例来训练,自己去感受如何通过更多的信息来综合判断,通过更多的证据判断则都会指向一个结论,不会是第二个,不同人也会得出相同的结论。再来看看这个描述:
“小孩高热惊厥后他爸慌了,住院了,住院来就打了神经抑制药,昏睡了6小时,然后输液,输液之后,舌苔巨腻,连血象里所有血细胞包括白细胞红细胞血红蛋白血小板全都降低了,4天退烧出疹子,精神不好,咳嗽拉肚子,遭转太阴病了,只有吃中药调理了,她都有9个月没拉过肚子了。”
一系列的描述都是指向一个判断,就是转为了阴证,整体的转为里虚寒,昏睡属于少阴病(但欲寐,当然阳明也有昏睡,这个案例不是),舌苔腻是太阴里虚寒湿滞的表现,后面的拉肚子也是。血象降低虽然不能作为判断里虚寒的依据,但与里虚寒的判断是一致的,就是整体生命机能下降的表现。现在白血病的小孩越来越多,有许多实际上是长时间输液(十几天或更长的常见)后的结果,转阴证的表现,只是血液测量指标的暂时变化,并不一定意味着是永久的,如果及时找中医调理,会恢复的。但是如果当白血病处理,多半会万劫不复。
之前有朋友问过鞘膜积液和小儿疝气,就是小肠会从腹腔内掉到了腹股沟或阴囊里,临床遇到的案例都是阳气不足的,通过艾灸等途径扶持正气会有很好的效果,不一定需要手术,有的自己也可以自愈,因为小孩的生长过程就是阳气增长的过程,阳气足了就会好。有中医生朋友说的案例很有意思,说好了后小孩哭还有遇到天气变化会有稍微反复。为何哭会有影响,其实很简单的道理,哭时气血是更多地往外往上走,导致在里的气血津液相对不足,里虚寒加重,所以会重新掉下去。掉下去的这种现象有的书叫脏气下陷,实际上还是阳气不足让脏器无法维持正常的位置,可以想象一根软趴趴无力的弹簧。这种里虚寒,也是可以试试南怀瑾脐贴的。
问答部分
问:绿色水便是太阴?
答:拉稀不臭不黑可以考虑为寒
述A:我娃以前就拉过绿水便,结果查大便说是细菌感染,吃了一个星期的扛生素!
述B:我宝三个月的时候也是这样,结果输的液,现在想想真后悔
答:添加辅食不对引起积食的居多,送西医都是被错误治疗
问:里寒附子理中可以吗
答:没有少阴不用附子理中
问:这个里虚寒不解决是不是就很容易积食外感?
答:是的
问:积食产生內热,所以手心热?
答:对
问:积食产生的内热,是不是只要消了积食就可以解决?
答:是的
问:舌苔腻是里虚寒?
答:舌苔腻都有湿,湿有湿热和寒湿,寒湿则是太阴引起,里虚寒导致
问:脾阳虚,肾阳虚,肺阳虚?分吗
答:我们不用脏腑概念
问:太阴可发汗不?
答:太阴里虚寒里阴证不能发汗。只有太阳表阳证可以发汗。
课程记录目录
学习 中医育儿知识,分享自身知识和经历。
先做案例练习。
7.29
请问母乳性腹泻怎么办,孩子7个月了。
0、小孩的主要症状?主要要解决的问题是?
小孩子拉肚子,一天估计5-8次
1、这几天大便情况?有没异常?颜色?很臭不?是一直很臭还是这几天?
拉的绿色的水样,偶尔蛋花样,酸臭味,一直都酸酸的味道,不是很臭
2、感觉小孩有没怕冷或怕热的表现?比如睡眠盖被子是喜欢还是不要盖?
不喜欢盖被子,老是一脚掀开
3、小便情况?颜色?
小便黄,量微微减少
4、食欲?
食欲没有多大变化
5、睡眠情况?
睡觉翻来翻去
6、出汗情况?
爱出汗。特别是脑后勺和背
7、喝水情况?
喜欢喝水
8、手心比平时烫不?还有没哪里温度异常?
手心一直很烫,从很小的时候就很烫
10、还有没其它症状?比如口臭、鼻涕、鼻塞、咳嗽?
嘴巴有一点味道
那些是正常的就不用讨论了:
2、不喜欢盖被子,老是一脚掀开
4、食欲没有多大变化
5、睡觉翻来翻去
无表证,这些都是里证:
1、拉绿色水样
3、小便黄,量微微减少
6、爱出汗。特别是脑后勺和背
7、喜欢喝水
8、手心一直很烫,从很小的时候就很烫
10、嘴巴有一点味道
这个案例的结论是积食,阳明里实热证,绿色水便可以认为有太阴也行,就是阳明加太阴,其它都是热的证据。给的建议是保和颗粒,大人用量三分之一。保和颗是有热才能用,就是要求有阳明,如果有寒的证据就是有太阴那也对。
8.3反馈:保和颗粒吃了二天,现在一天拉两次、三次的样子,是糊样,只是偏深绿色,不黄。
然后建议她不用吃药了。
其实每个案例一直在重复的都是表里寒热,把表里寒热搞清楚,辨证准确了,不管是用药还是用小儿推拿等,都会有效的,用药大方向对了,就只有快慢的问题,而不会搞反了后变得更严重,或者一直不好:总是咳嗽、拉肚子、鼻涕等不断反复。
表里相对来说比较好判断,阴阳寒热的判断则需要靠许多案例来训练,自己去感受如何通过更多的信息来综合判断,通过更多的证据判断则都会指向一个结论,不会是第二个,不同人也会得出相同的结论。再来看看这个描述:
“小孩高热惊厥后他爸慌了,住院了,住院来就打了神经抑制药,昏睡了6小时,然后输液,输液之后,舌苔巨腻,连血象里所有血细胞包括白细胞红细胞血红蛋白血小板全都降低了,4天退烧出疹子,精神不好,咳嗽拉肚子,遭转太阴病了,只有吃中药调理了,她都有9个月没拉过肚子了。”
一系列的描述都是指向一个判断,就是转为了阴证,整体的转为里虚寒,昏睡属于少阴病(但欲寐,当然阳明也有昏睡,这个案例不是),舌苔腻是太阴里虚寒湿滞的表现,后面的拉肚子也是。血象降低虽然不能作为判断里虚寒的依据,但与里虚寒的判断是一致的,就是整体生命机能下降的表现。现在白血病的小孩越来越多,有许多实际上是长时间输液(十几天或更长的常见)后的结果,转阴证的表现,只是血液测量指标的暂时变化,并不一定意味着是永久的,如果及时找中医调理,会恢复的。但是如果当白血病处理,多半会万劫不复。
之前有朋友问过鞘膜积液和小儿疝气,就是小肠会从腹腔内掉到了腹股沟或阴囊里,临床遇到的案例都是阳气不足的,通过艾灸等途径扶持正气会有很好的效果,不一定需要手术,有的自己也可以自愈,因为小孩的生长过程就是阳气增长的过程,阳气足了就会好。有中医生朋友说的案例很有意思,说好了后小孩哭还有遇到天气变化会有稍微反复。为何哭会有影响,其实很简单的道理,哭时气血是更多地往外往上走,导致在里的气血津液相对不足,里虚寒加重,所以会重新掉下去。掉下去的这种现象有的书叫脏气下陷,实际上还是阳气不足让脏器无法维持正常的位置,可以想象一根软趴趴无力的弹簧。这种里虚寒,也是可以试试南怀瑾脐贴的。
问答部分
问:绿色水便是太阴?
答:拉稀不臭不黑可以考虑为寒
述A:我娃以前就拉过绿水便,结果查大便说是细菌感染,吃了一个星期的扛生素!
述B:我宝三个月的时候也是这样,结果输的液,现在想想真后悔
答:添加辅食不对引起积食的居多,送西医都是被错误治疗
问:里寒附子理中可以吗
答:没有少阴不用附子理中
问:这个里虚寒不解决是不是就很容易积食外感?
答:是的
问:积食产生內热,所以手心热?
答:对
问:积食产生的内热,是不是只要消了积食就可以解决?
答:是的
问:舌苔腻是里虚寒?
答:舌苔腻都有湿,湿有湿热和寒湿,寒湿则是太阴引起,里虚寒导致
问:脾阳虚,肾阳虚,肺阳虚?分吗
答:我们不用脏腑概念
问:太阴可发汗不?
答:太阴里虚寒里阴证不能发汗。只有太阳表阳证可以发汗。
课程记录目录
15 个评论
灰灰
参苓白术散可以长期吃补脾胃吗?谢谢
杨千栋
没有药可以长期吃
深圳淇淇妈
杨千栋
http://dajia.zydp.org/question/1049
xdd19890103
小金鱼乐悠悠 回复 杨千栋
依然糖果
杨千栋
飞扬2015
开往快乐
小米椒
fangzster 回复 杨千栋
湖北妮宝妈妈
锐芮妈妈 回复 杨千栋
锐芮妈妈 回复 杨千栋